你可以想象吗?未来,曾经的“绝症”将不再绝。因为人类更换受损器官会像给汽车更换零件一样简单。这就是干细胞技术,通过将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培植出全新细胞、组织,成为移植器官的新来源,替换受损组织。
干细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始于1968年,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术治疗了一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患者,从而开启干细胞在医学上的应用之门。目前,干细胞已经治疗和正在临床试验阶段的疾病达到140多种。全世界已经保存了200多万份干细胞,并进行了数万例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治疗是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替代、修复患者损失的细胞,恢复细胞组织功能,从而治疗疾病。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干细胞的同种异体移植的安全性很高。因为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很微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这种未分化细胞的识别能力很低,无法判断它们的属性,从而避免了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只有极少数病人有发热、头痛等轻微症状。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说到:“我国干细胞研究已跃居世界前列,个别方向已处于“领跑”地位,在细胞重编程、多能性建立及其调控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在特色动物资源平台、疾病动物模型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我国在该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及专利申请量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二,且拥有了一批自主研发的技术,例如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获得的多能诱导干细胞,人类胚胎早期发育的详尽图谱绘制等。2016—2017年间,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支持的项目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细胞》杂志及其系列子刊上,发表40余篇文章。
2010-2016年我国干细胞医疗产业市场规模测算(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干细胞医疗行业报告》
纵观中国干细胞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国家对其政策上的扶持及对其行业的规范化,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从非完全规范到全规范、从模糊到清晰、产业发展态势从弱到强、且政府支持力度持续上升的轨迹。
2006年初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将“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列入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这是中国首次将干细胞研究技术作为重点技术领域写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发展计划。
2010年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列入重点领域快速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应用,干细胞就属于此列。
“十一五”期间
干细胞产业得到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发育与生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的大力支持。
2012年
科技部发布《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将纳米研究、量子调控研究、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干细胞研究、全球变化研究列为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
2013年
卫生部/国家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试行)》、《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规范中国干细胞研究和应用,根据这三项法规,干细胞产业将形成:“干细胞库(药种)→干细胞企业制剂制备(药厂)→医疗服务机构(医院)”这一产业链条,而其中干细胞库更是已成为整个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在政府的大力投入和科研人员的不断突破创新之下,中国干细胞产业已处于继欧美发达国家之后第二梯队中的领先地位。
2015年7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首次以国家法规的形式通过8大章节55条细则详细地公布了干细胞临床治疗的前期化标准。这也是直接意味着我国全面、有序开展干细胞临床治疗时代已经开启。
2016年8月
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作为新型生物医药技术,被强调要有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以推动技术转化应用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幅提高生物经济国际竞争力。
2016年10月
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干细胞及转化研究”试点专项继入列2016重点专项之后再次作为重点专项之一,被要求从包括干细胞临床研究、干细胞资源库等8个方面全面部署研究任务,力求推动干细胞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整体提升我国干细胞及转化医学领域技术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发布,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作为重大科技项目被列入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医学科技进步,推动健康科技创新。
2016年12月
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并明确,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万亿元。
2017年1月
发改委发布《“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关注生物科技行业。
2017年2月
发改委又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支持包括干细胞在内的细胞治疗产品等领域的生物产业发展。
2017年12月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从最终发布文件名称上看,原来“细胞制品”改为“细胞治疗产品”,可看出该指导原则意在推动相关疗法的应用。
近几年来,在干细胞领域涌现出许多革命性的发现,干细胞研究如火如荼,干细胞医疗关注度因此大幅提升。虽然大规模市场化依旧遥远,但未来发展市场潜力巨大。期待未来干细胞治疗领域迎来更多革命性的突破,从而造福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