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也被人们所熟知,存储、自动化分离、制备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规模化的提供临床级的干细胞,我国对干细胞为技术核心的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产业,在政策和经济上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支持。很多准爸准妈都纷纷选择存储脐带造血干细胞,或者脐带、胎盘干细胞。那么,这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脐带血≠干细胞
很多人误以为“脐带血就是干细胞,干细胞就是脐带血”。这是一个对于干细胞的最大认知误区。
干细胞≠脐带血,多年研究发现,在围产期组织中(脐带血、脐带、胎盘,统称为围产期组织),存在有大量干细胞。其中,来自于脐带血的干细胞占约5%,主要是造血干细胞;来自于脐带的干细胞占5%到10%,主要是间充质干细胞;而来自胎盘的干细胞占85%到90%,同时含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也含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的最大来源。
功能不同
脐带、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并可根据需要诱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肝细胞、血管干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脐带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为血细胞,主要用于血液系统疾病治疗。
到今天为止,全球已经批准上市的干细胞药物包括:软骨损伤、骨修复、急性心梗、获得性造血系统疾病、退行性关节炎、肛瘘、儿童GvHD、角膜损伤、急性抗宿主反应等。在这10个获批上市的干细胞药物中,只有一个来自于造血干细胞,另外九个均来自于间充质干细胞,这代表着行业发展的趋势——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已成为未来干细胞应用的主流。
数量不同
脐带、胎盘干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可以通过扩增技术增加细胞的数量,可供多次使用。脐带造血干细胞属于专能干细胞,目前很难在体外扩增,通常仅供使用一次。
治疗疾病不同
脐带、胎盘干细胞用途广泛,可用于多种因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主要以难治、高发疾病为主,如白血病、糖尿病、肝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并能配合造血干细胞大幅度提高血液疾病的疗效。截止目前,覆盖的疾病种类高达180多种,因此,具有更加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脐带造血干细胞目前主要用于多种恶性、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

